医疗行业现在怎么样?

2024-05-07 03:24

1. 医疗行业现在怎么样?

——原标题: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十年仍将是发展“黄金时期”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势头仍良好 未来企业主营收入将突破万亿
2019年10月21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尽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多、小、低”、行业研发投入与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相比明显偏低,但是该行业发展势头仍良好。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过去多年医疗器械统计资料显示,医疗器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药品工业增加值增加速度。2018年50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为942.5亿元,相比2017年的788.9亿元同比增加19.47%。综合分析判断,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约为6380亿元,2021-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缺乏竞争力
上述蓝皮书指出,尽管中国具备了一定的医疗器械制造能力,但医疗器械产品依然存在结构性差距,如技术、材料、装备和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缺乏自主创新技术引领下的新概念,难以制造出符合医学技术趋势的高附加值新产品,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尚未完全攻克,有的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有的产业结构过于分散。同时,高端制造装备和产品质量检测仪器依赖进口,缺乏在先进医疗器械市场的话语权。
蓝皮书指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000万~4000万元,与国内制药企业的3亿~4亿元相比较,还存在巨大差距。
数据显示,2008~2018年,一、二类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8%和2.4%,其中一类生产企业数量增长最为迅猛,三类生产企业数量最近四年来呈下降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0.3%。主要因为一、二类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要求较低,资金需求较小,而三类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较大;自2014年以来,医疗器械监管更加严格,准入标准越来越高,也是重要的原因。
2008-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各类生产企业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该报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多、小、低”、行业研发投入与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相比明显偏低、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大半被跨国公司占据等状况依然没有明显改观,医疗器械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3、未来十年仍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不过,随着法治化环境逐渐建立,行业规模增长迅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出台了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精神,出台一系列继续鼓励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文件,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管,努力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医保部门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出了一系列注重实效的医保机制改革思路,按病种付费、诊断相关分类(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付费试点的大幕也已经拉开。借鉴医药领域的改革成果,在大型医疗器械和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方面进行带量集中采购、采用“两票制”、贯彻“零差价”、探讨“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分配机制、实施医保支付价格等,成为未来“三医联动”改革的重点。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将更常见、更频繁,企业的规模特别是大企业的规模将加快扩大。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医学影像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植入类产品以及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AI智能医疗器械将快速兴起。
我国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留学回国高端人才陆续加入骨干医疗器械公司,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具有了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未来十年仍将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现在怎么样?

2. 医疗行业前景怎么样?

“需求+政策”双轮驱动行业发展
医疗资源一直是我国较为短缺的资源之一。数据显示,2010-2019年期间,我国总诊疗人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大于门诊部(所)数量的增长,说明我国在医疗资源本不充裕的情况下,医疗需求的较快增长更加速了资源的紧张。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7.2亿,比2018年增长4.9%。



随着“互联网+”深入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下,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国家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任务》指出在2019年9月底前制定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的政策文件,并组织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省级示范区建设。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意见》在互联网医疗产业的线上预约、数据共享、医疗纠纷处理、医保支付和慢性病在线问诊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推广、完善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在支持和完善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行动上十分积极。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怎么样?


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怎么样?

4. 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怎么样?有前景吗?

个人感觉前景目前不是很看好,因为医疗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这里不仅仅是成本、便捷性就能决定消费者走向的,现有的国有的医疗体系还不能形成公信力,更别说民营企业、互联网企业了。慎重。当然不代表不能做,只是做法和切入点会比较难找、盈利模式很难形成。

5. 请问医疗事业的前景怎样?

国务院研究机构最新报告称 “中国医疗改革不成功” 
卫生总费用政府仅负担四成 
公平性在下降,有三大表现:一是筹资公平性。二是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三是城乡不同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也在扩大。 
效率下降,原因有二:一是资源浪费,二是资源没有用于成本效益好的项目或干预措施上。 
中国医改“不成功”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 

  老百姓的感觉得到了官方证实。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由他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了医疗改革的新框架。 

  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期待变革。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正式公布了课题报告,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是,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上述报告指出,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极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有数据证实: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有数据还显示,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 

  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前景不容乐观。 

  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 

卫生总费用政府仅负担四成 

  根据卫生部刚刚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但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下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甚至在2001年一度达到60.0%。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绍光研究发现,2000年,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9.3%,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7.2%,中国只负担了39.4%。 

  课题组的研究指出:“中国的卫生系统的公共投入不足是事实,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卫生效率和公平问题根源主要不在于缺少公共资金,而在于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请问医疗事业的前景怎样?

6. 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怎么样?有前景吗

近两年,互联网医院建设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已上线互联网医院超600家。2019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336.8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近2000亿元。细分领域中,在线问诊为互联网医疗最主要流量入口,头部厂商app为平安好医生和好大夫在线。从医药电商交易额来看,B2B医药电商交易额高于B2C医药电商,增速低于B2C医药电商。
互联网医院井喷式增长,市场规模近2000亿
从新成立互联网医院数量来看,2016-2018年每年新增互联网医院不超过100家。2019年以来,互联网医院建设呈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新增223家,2020年1-9月新增244家。中国已上线互联网医院超600家。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市场迎来大规模的政策利好,进入高速发展期。医院的参与度增加,推动市场实现供需双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1336.88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市场增长达46.7%,达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
在线问诊app占据主导,头部厂商锁定大部分流量
从主要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来看,在线问诊与挂号为互联网医疗最重要应用场景,2020年11月月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3296万人和2416万人,说明问诊仍然是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流量入口。
注:分类按照平台主要特色功能进行分类,各分类间存在业务交叉情况。细分行业用户统计为非去重数据,如一个用户同时使用挂号与在线问诊两款应用,在统计各细分行业活跃用户时各计一次,在统计互联网医疗用户时只记一次。
在线问诊app中,头部厂商锁定了互联网医疗领域内的大部分流量。头部厂商中,平安好医生app活跃人数遥遥领先,2020年11月活跃人数达1293.54万人,同期好大夫在线活跃人数为177.87万人。未来互联网医疗企业将以平台进行资源及服务整合,创造更多差异化竞争,厂商2B模式的竞争正式打响。
B2B医药电商交易额高于B2C,增速低于B2C医药电商
从医药电商交易额来看,疫情加速医药流通领域电商化趋势,预计2020年B2B医药电商交易额超三千亿元,B2C医药电商交易额近1800亿元。从增速来看,B2C医药电商交易额增速高于B2B医药电商交易额。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医疗行业你觉得未来有哪些比较关注的发展方向,前景怎么样?

在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 + 」的医疗模式,健康医疗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出现有序整合,个体碎片化的健康医疗数据将被整合为人体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库,健康管理服务也必将出现创新性变化。



随着健康医疗数据的高度集中,健康保险将会主动参与到健康医疗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中,设立新型保险项目,通过主动促进人群健康管理来提高保险收益。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将被重塑,健康管理将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指导,由健康保险来推动和促进,健康保险驱动的预防式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模式。



健康促进的发展为健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健康促进的主体多为政府部门,公益性强,容易被社会和个人接受,这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基础。健康促进还为健康管理发展提供政策与环境支持,一些健康促进行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各部门逐步将健康促进融入各自的工作规划与政策中,客观上形成了支持健康管理发展的大环境。

医疗行业你觉得未来有哪些比较关注的发展方向,前景怎么样?

8. 现在的医疗行业前景怎么样?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医药行业整体需求不断增加,中长期持续看好。同时,商业健康险扩张给医疗行业带来更多资金供给,医药行业增速有望维持在10-15%区间,前景广阔。
医药行业前景向好,在国内引发了一轮并购潮,并购金额、数量屡屡创下历史新高。由于看好国内医药行业发展,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并购热情同样高涨。
据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不完全统计,2016年,医药健康领域并购超过400起,金额超过1800亿元。预计今年并购潮仍将持续,各细分领域并购将保持高活跃度。
按照目前趋势,医药行业的并购仍将持续,未来要等到新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医药并购才会相对放缓。新的格局形成后,医药行业也将随之重回中高速发展。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医药分开改革深入,以及医药电商政策松绑,医药行业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要寻求新的销售途径,加大与互联网融合力度,,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增加自身利润。